关于个体身心发展规律这部分知识点,主要从五大规律具体表现及对应教学启示两方面来掌握,除此之外,这部分内容还可以和孔子或《学记》中体现的教学思想综合起来考察,所以要求考生不仅能识记五个规律,还要理解含义。
一、顺序性
1.具体表现
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2.教学启示
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
3.《学记》教学思想
“不陵节而施谓孙”
4.出题方式
“拔苗助长”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二、阶段性
1.具体表现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2.教学启示
不同阶段,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
3.出题方式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
A.差异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三、不平衡性
1.具体表现
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年龄段是不均衡的。例如,人的身高在一生中存在两个高峰期,新生儿时期和青少年时期增长快速,其他时期增长缓慢。
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时期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2.教学启示
教育要抓住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即最佳时期及时施教。
3.《学记》教学思想
“当其可之谓时”
4.出题方式
人的语言、思维的发展都分别存在着关键期,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四、互补性
1.具体表现
一方面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如,盲人看不见,但是听觉和嗅觉比常人灵敏;
另一方面,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如,身残志坚等。
2.教学启示
教育要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3.《学记》教学思想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者,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4.出题方式
(多选题)教师要遵循的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
A.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B.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 应有所不同
C.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D.教育要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对学生施教
五、个别差异性
1.具体表现
个体之间的发展具有差异性;群体之间的发展具有差异性。如,“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聪明早慧”、“大器晚成”等。
2.教学启示
教育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是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发展。
3.孔子教育思想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4.出题方式
教育需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因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我们在答这类题时,有些答题技巧可以借鉴。例如,一般情况下,考题中涉及“发展速度”、“关键期”等字眼时,答案通常为不平衡性;前四个规律都是个体内部发展规律,而个别差异性是指向个体间的,因此,当题目中的描述为“有的人......有的人......”、“男性......女性......”时,多个人的比较答案通常为个别差异性。
以上就是对教育理论高频考点之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详细讲解,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中公讲师解析
扫描二维码·关注QQ公众号教育杂谈
回复“教育理论”即可查看教师考编两学各章节练习题
回复“学科知识”即可查看13大学科知识点解读
关注QQ公众号:教育杂谈,获取考试资讯!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中公教师网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责任编辑(xaoff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