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解析(小学语文)
一、单项选择题
2.下列汉字均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分内 奢靡 神采 铤而走险
B.劝诫 伶仃 折中 治丝益棼
C.战栗 谋划 录像 披星戴月
D.佐证 精萃 押韵 阴谋诡计
2.【答案】D。解析:D项精萃改为“精粹”。
3.下列作者作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九辩》 B.胡适——《文学革命论》
C.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D.司汤达——《双城记》
3.【答案】C。解析:A项“宋玉——《九辩》”;B项“陈独秀——《文学革命论》”;D项“狄更斯——《双城记》”。
4.下列语句有病句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疫情继续大规模扩散,各国政府都及时采取了防范措施。
B.由于书写印刷工具的更新,为民族文化传播提供了条件。
C.虽然分数依然未及格,但是谁也不会认为这是他天资愚笨的缘故。
D.她是一位有着二十多年工作经验的数学老师。
4.【答案】B。解析:“由于”掩盖了主语,导致句子缺乏主语,应删去“由于”。
5.现代汉语词汇中占绝大多数的是( )。
A.单音节词 B.双音节词 C.三音节词 D.多音节词
5.【答案】B。解析:现代汉语词汇中占绝大多数的是双音节词。
二、判断题
1.汉字的造字法“六书”是指“象形、会意、指示、形声、转注和假借”。( )
1.【答案】×。解析:“指示”改为“指事”。
2.汉语的调类有五种,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轻声”。( )
2.【答案】×。解析:汉语的调类为四种,“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是四声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比原调又轻又短的声调变体。
3.“比”字的第一笔是“竖钩”。( )
3.【答案】×。解析:“比”字的第一笔是“横”。
三、填空题
1.“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是出自《红楼梦》中的________之手。
1.【答案】林黛玉。解析:出自林黛玉的《葬花吟》。《葬花吟》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女主角林黛玉所吟诵的一首古体诗。此诗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暗淡而凄清的画面,浓烈而忧伤的情调,展示了黛玉在冷酷现实摧残下的心灵世界,表达了她在生与死、爱与恨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焦虑体验和迷茫情感。它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曹雪芹借以塑造黛玉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
2.古时,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不同: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____________。
2.【答案】忘年交。解析:“忘年交”通常是指不拘岁数、辈分有差距,但友情及交情很深厚,思想相似的朋友。多指老人和年轻人之间的友情。出处为《南史·何逊传》。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使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答案】互文。解析:从字面上看,“秦时明月汉时关”是“秦时明月照耀着汉时关塞”的意思。但不能理解成“月亮还是秦时的月亮,边关还是汉朝的边关”,而应译作: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边关。句中的“秦”、“汉”、“关”、“月”四字是交错使用的。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即“明月依旧,关塞依旧,却物是人非”。更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悲惨。
4.小说的三要素包括________、故事情节和环境。
4.【答案】人物形象。解析: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或通过情节的展开和环境的渲染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责任编辑(高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