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在学习面试一段时间之后,对于应变这类题目会感觉其实难度不太大,基本上都能回答的差不多,那么我们在考场上又如何在这两类题目上做到与众不同,其实在大部分应变题目的情境中,都是有压力的,考察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你如何开展工作。常言道“危”与“机”往往是并存的,所以在很多的面试题目中我们也可以体现“转为危机”的思维,来让自己的答题与众不同。中公教育专家带大家来看几道具体的题目。
【第一题】为推动市民绿色出行市政府开展了无车日活动,但是在市政府网站的留言板上有市民对该活动发出了抗议。认为政府工作人员应该以身作则不能光出声不做事,许多市民跟帖表示赞同。作为无车日活动的负责人你怎么办?
在这种情境下,很多同学都知道首先要通过官网回应质疑,我们并不是只发声不做事,感谢群众监督;其次向网友介绍我们单位组织的一些关于无车日的倡导,以及介绍员工的参与情况;再次要对单位的同事再次进行动员,积极参与无车日活动,做好表率带动作用;最后总结经验。如果考生能够在考场上把这些要点阐述出来,其实就能够得到考官的认可,但是我们能不能做的更好一些呢?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转为危机”的思维,群众质疑我们只发声不做事本是一件很有压力的事情,但其实这里面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大好的机会,我们呼吁无车日本身就需要很多人关注,进而去参与其中,那么现在既然有这么多人关注到我们政府倡导无车日,虽然是在质疑我们政府不带头,但是我们在回应了市民的质疑之后就可以趁着舆论关注的热度,这样的一个大好时机积极呼吁更多市民参与到无车日的活动中来。如果考生能在原来的基础之上,加上这个“转为危机”的思维,那么就会让考官感觉这个考生的应急处理能力很强,不仅临危不乱,而且会“四两拨千斤”。
【第二题】你单位通过自编自演文艺节目的形式到社区普及法律知识活动,但在演出开始时有居民说,你们的演出扰民,阻挠你们的演出正常进行,你是本次活动的负责人你怎么办?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般会想到先要第一时间暂停活动;其次安抚居民,向居民道歉,解释说明我们的活动意图等,取得他们的谅解;再次调节好音量,保证不扰民的情况下,继续开展普法活动;最后总结教训,以后开展工作要考虑全面。这道题目中同样可以运用“转为危机”的思维,本来普法工作就是越多人参与越好,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普法的广泛性,现在虽然说居民是因为我们打扰到他们休息找到我们,导致活动无法继续开展下去,但是我们在跟居民道歉、解释,取得他们的谅解之后,也可以邀请他们参与到我们的普法活动中,这样就恰好增加了我们活动的参与度,实现了“转为危机”。这样的回答,必定是考场上比较有亮点的回答,一定会受到考官的认可。
责任编辑(高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