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言命题非常重要,是每年行测必考的题目。在假言命题的推出关系中,A→B等价于非B→非A,这个式子都被大家广为熟悉,但是却很少有人掌握假言命题的另一个推出关系,即非A→(A→B);B→(A→B)。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具体讲讲这两个式子的证明以及它的应用。
A→B的矛盾是A且非B,再求一次A且非B的矛盾为非A或B。根据矛盾之矛盾等于它本身,即可得出A→B=非A或B。非A→非A或B,所以非A→(A→B);B→非A或B,所以B→(A→B)。下面一个题为例说明这两个式子的应用:
某机关拟在全民国防教育日举办专项国防教育活动。至于采用何种活动形式,组织者甲、乙、丙三人意见如下:
甲:如果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那就不搞文艺演出和专题展览;
乙:如果不搞文艺演出和专题展览,那就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
丙:不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
上述三人的意见只有一人的意见与最后结果相符合,最后结果是:
A.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也搞文艺演出和专题展览
B.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不搞文艺演出和专题展览
C.搞文艺演出和专题展览,不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
D.不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也不搞文艺演出和专题展览
令P=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
q=不搞文艺演出和专题展览
所以甲:p→q
乙:q→p
丙:非p
因为 非p→(p→q),只有一句真话,则非p为假,p为真;而p→(q→p),所以(q→p)为真,即乙说真话;而只有一真,所以甲为假话,得出p且非q,即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也搞文艺演出和专题展览,选A
假言命题的这两个推出关系是很多学生所疏忽的,还是需要多加练习,熟练掌握它的应用。
责任编辑(xaoff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