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热点新闻
热点一:
“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不仅直接危害受害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导致婚姻家庭和未成年子女的不幸,且极易引发恶性刑事案件,危害社会安全稳定。2016年3月1日,反家庭暴力法正式施行,表明家庭暴力不再是家庭私事,而是具有严重危害的社会问题。”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程新文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作出上述表示。《法制日报》记者:人民法院实施反家庭暴力法一年来的总体情况如何?程新文:反家庭暴力法实施一年来,各地法院坚决贯彻法律,受理了一批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和撤销监护人资格案件。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国法院共计发出680余份人身安全保护令。
热点二:
各代表团审议民法总则草案建议表决稿。建议表决稿显示,见义勇为这一“好人法”条款再度修改,不再区分是否构成“重大过失”,只要是见义勇为一律不担责。至此,“好人法”条款已经历三度修改。2016年12月,民法总则草案三审稿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增加一条规定: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害人损害的,除有重大过失外,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热点三: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当下暴露出的问题愈发明显。全国两会期间,该话题也吸引了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关注。在他们看来,通过立法手段补齐学前教育“短板”,堪称系列问题解决的关键。众所周知,学前教育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亦有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近年来,中国学前教育事业呈良好发展态势,幼儿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至2020年中国学前一年的毛入园率将达到95%,学前两年的毛入园率将达到80%,学前三年的毛入园率将达到70%,在园幼儿数将上升至5100万。
热点四:
当前中国学术界的科研评价体系,让学者的荣誉、收入、职称、项目都与论文挂钩,一定程度上让衡量标准“跑偏”,论文抄袭、花钱买版面等现象屡见不鲜。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直言,中国现有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有待完善,“唯论文”的衡量标准禁锢科技创新,需要“多把尺子”共同作用。被问及现行机制是否合理,龚克反问:“不用论文评价,用什么评价?”龚克称,论文是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学者研究水平的核心体现。“论文评价的本质是同行评价。要在权威期刊发表,是因为那里有水平更高的同行评价机制;看引用,是要知道同行对你有多认可。”
责任编辑(xaoff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