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事业单位面试题目,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面试水平,顺利进军事业单位面试考试。
热点概述:
国人每年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属于闲暇时间,一些特殊群体的闲暇时间更多:学生、教师有寒暑假,白领有“带薪休假”,农民约有“半年闲”……在许多国人的概念中,休闲就意味着睡觉、旅游、玩手机。而在专家看来,休闲是衡量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文明的尺度,也是人类生活质量的风向标。
预测题目:
据统计,国人每年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属于闲暇时间,一些特殊群体的闲暇时间更多。但在许多国人的概念中,休闲就意味着睡觉、旅游、玩手机。有人认为,休闲是衡量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文明的尺度,而当下国人的休闲质量较为低下。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解析:
各位考官,休闲的确是衡量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文明的尺度,也是人类生活质量的风向标。但是国人当下的现状是普遍有闲,但很难“真闲”,这其中暴露出的的问题也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当有人问我什么样的休闲方式好,怎样才能提高休闲生活质量,我想自己也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回答。
在中国古人看来,“休”为人倚木,姿态安详;“闲”通“娴”,具有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的意思。近代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曾提出过“普遍有闲”的概念。他认为“闲”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的之一,闲暇时间的长短与人类的文明进步并行发展。可见,休闲作为一种生活状态,普遍为人们所追求。
反观当下国人的生存现状,虽然我们口袋里的钱多了,但多数人却不满意当下的休闲状态。具体表现为:一是休闲观念落后,“主动工作、被动休闲”;二是休闲时间增多,但休闲质量较差;三是休闲方式单调,选择睡觉、玩手机、发呆的人群仍过大。
反思一下,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在于,一方面是职工带薪年休假落实过程中阻力重重。另一方面,国人普遍存在“发展中的焦虑”。忙、没时间、钱不够、压力大、不敢休是许多工薪阶层的心声。同时,在高强度的社会节奏下,一些人休闲观念也在“异化”。比如我们经常会发现,身边一些朋友去旅游是为了发朋友圈。他们不太关注自身在旅行中享受了什么,而是“打卡式”地奔赴一个又一个人气景点,一组9张地展示在朋友圈。这种休闲体验来自于他人的认同,对自身虚荣心的满足,说是休闲其实反而更累。
休闲在我国已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大众化的普遍行为,但在休闲观念、休闲文化和休闲产业等方面还需要大力培育,需要加强休闲研究,开展休闲教育,使其能显示中华民族良好的存在状态和精神状态。就个体而言,比起学习休闲,我认为人们更需要学会认识自己。个体是有差异性的,了解自己,才要处理好能力和欲望的关系,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休闲方式,生活可控才有幸福感可言。以欣然之态做心爱之事,休闲也能随时随地。
热门推荐:
责任编辑(高悦)